过了十五,冬去春来,春耕,春酿,春茶,春游,包括春闱都要陆陆续续开始准备了,逢春总是忙。
今年学堂开课的时候,新来了位先生,县长不再亲自教学,终于,不用再听到那昏昏欲睡的领读了。当然,县长偶尔还是会来巡视,偶尔的偶尔还会带糖来。
那位新来的先生就是宁伋,他每日为卖糖葫芦东奔西跑的让本来就带有伤病的腿如雪上加霜,所以县长请他的时候,他当即就应下了。来了之后他才知道,原来县长办学堂不收学费的,宁伋的聘资大概是县长的俸禄吧?不过这也已经比他卖糖葫芦赚的多得多了。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杨花平日里就总是穿得少,这回算是倒下了。杨掌柜的前些日子染了风寒,这阵子是不接客了,不接客也罢,柳楼的酒也是迷人的。
杨花病了的那几日,就像个药罐子,什么苦就往里面灌,喝得面不改色。但楼里的伙计总觉得不对劲,这小小风寒也不至于这么喝呀?
直到有一天,她捧着自己的ru胸问厨房里的老婆婆是不是变小了?。
酥胸在手却握不住,更显巨大。
那婆婆先是懵一会,又看到她认真而又焦急的神态才说不小了。
真不小了,但你怎么关心起这个来了?婆婆虽问,但心里已估摸出一二。
杨花听到她的话,涨红了脸,我只是怕我病了。
哦?
婆婆别再笑,杨花要兜不住了。
总之吃药是大不了的,你可别哄我再帮你煮了,她笑着敲了一下杨花的头。
好吧杨花低着头转身想走又被拉住,是谁?
杨花猛地挣开,什么是谁!。
哎哟哟,就差写在脸上了婆婆怎么说也是过来人,不会是
杨花慌忙要捂住她的嘴,示意她不要说出来。
见她的反应,婆婆沉下气来。别说是杨花了,整个郦城姑娘的心思差不多都一样。长得俊俏不说,举止也颇为潇洒,待人和善,表面上四处闲逛,其实私下里总帮了他们不少忙,敢问天下哪位县长不仅帮你把乱跑的鸡抓回来,还会跟在你牛车后面扫粪,让你不得不注意市容?可这县长于他们来说,既不知来历,更不清其身份,知人知面不知心,实在是难为良人。
杨花也静静的不说话,讲道理谁都讲得起劲,可是碰上自己呢,还不是要一股脑扎进去。
一段感情在暧昧的时候才是最勾人的。
那婆婆又说南墙总得撞一回的,杨花慢慢抬起头来你还有婆婆呢抱住了她。
怀春的少女呀,你在顾虑什么呢?你可知春日里的阳光温柔,雨水清澈。
这春天再好,也让我病了不是。
柳絮漂泊,无土也无根,雨打则停。
杨花从后院将一壶壶刚封口的酒坛慢慢拖进酒窖里,又挑着有了些年岁的装进玉瓷壶拿出来。
杨花出来时撞到了靠在酒窖旁的县长,那玉瓷压得她后退了一步,陆越拉住她才没有摔下去。
她抱着的玉瓷稍大些,顶在胸口前,压出了硕大的胸型。
你到底是怎么进来的?自上次起那后门就被她牢牢锁住,没再开过,店里的伙计也都走的前门了。
他不说话,灰白的长衫外扣了件带有金色花鸟刺绣的黑袍,手里拿着一张纸。
很少会有人喜欢黑色呢,而且上等的染料本身就很贵。
县长挥了挥手上那张纸,这是那酒酿的秘方。
酒香是因为加了些果脯,只不过有些配料普通人家难以获取,他还帮忙找了可以替代的材料。
杨花想去接,可是腾不出手。
他走上前看到她衣襟领口透着轻微的薄汗,只手抬起那玉瓷,将手中的纸递给她。
他们靠得很近,杨花才发觉他好像很高。
接过那张纸,杨花看见上面密密麻麻的字旁边还有些他画的配图。县长抬着瓷壶在前面走得飞快,杨花还来不及细看只慌忙跟上。
然后呆在前厅的伙计们就看到了县长抬着一壶酒从偏门走进来,后面跟着的是他们掌柜的直到县长在杨花的指示下把玉瓷壶放进酒柜里他们惊掉的下巴还没拢回去。
或许对他们来讲,当初掌柜的执意要锁后门的原因已经得到了解答。
放完酒,县长对她说我还有别的方子,过些天一并拿来给你,研读的这些天里他还发现了好些古酿,不过还没整理好。
他听说她病了的。
杨花将那张纸攥得紧紧的,低声对他说陆大人前途无量。那天一算,我想,大人回京之日两年不到三年便至
他哦了一声,那很好,面上毫无喜色。
他又看了看她,说病才好就多穿点。
她还没跟他说是哪一日,他就走了。
她不自觉地裹了裹身上的衣服,端着纸上楼研究去了。
嗯
真是扑朔迷离
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