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庭之知晓皇帝的心态,他额头上可能会有几道黑线,皇帝真的是想多了,他确实尽责了,他不想往上爬,不是继承了叶家淡泊明志的心性,而是大理寺卿这个职位已经是正三品了,对他来说是最安全的地方,也最适合他的地方。
再往上就是六部之首,左、右相,他一个不结党,不营私,不站位,没后台的人上去了,时间不需久就会被人寻着错而撸下来,而且还会失去皇帝信任,得不偿失。
最重要的是,大理寺专管命案冤案国朝重案,是最容易替百姓办事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知晓朝中动荡的地方,所以他最愿意待在这。
说到底,方庭之是把皇帝的心思掌握的明明白白了。
方庭之虽然禁足了,但是夏侯灵渊还是把贤妃毒害皇后的事情与他略微提过,但在皇帝看来,他是丝毫不知道的,所以方庭之的话一出来,就说到了明宣帝心里去了,明宣帝暗暗点头,
方庭之说皇上龙体只是一时不健,侍疾一事,若是全有太子殿来,有些过早,应该由几位成年的皇子轮流侍奉,这样既能增进皇上与众位皇子之间的父子情,还能让皇子们之间多交流,这样对国朝来说更好,而且皇上也能从一旁观出哪位皇子适合哪个位置。
方庭之话语里藏着的意思,明宣帝细想之下就明白了。
林瀚海微皱眉头,出言反对:“这样......恐怕朝中人心动荡啊。”
若真的轮流侍疾,这不就是明显的告诉朝臣:皇帝不满意太子,欲有其他打算?
方庭之:“太子也该展露头角了,环境逼人成长,而且,这种情况下若是有人动荡,皇上还是能够处理的。”
如今的夏启朝,明宣帝手里的权利还是很大的,至少除了镇远侯府手里的放在东临边境的兵其余的明宣帝自认为还在掌控中,所以明宣帝点头,不管林瀚海的反对,直接点了头,同意了方庭之的意见。
最重要的是,此次还可看出太子是真的正直听话还是装模作样,贤妃一事他到底知不知道晓。
作者有话要说: 圆圆是十三皇子的小名,之前有提过的,怕你们忘了。
第 58 章
第 58 章
明宣帝此时确实不太满意太子, 但是在这个当口太子之位如今也只能是夏侯延的。
明宣帝原本共有十三个子嗣,大皇子夏侯修延, 二皇子闲王夏侯修仪, 三公主和四公主, 在明宣帝登基只时就和亲去了东临和临近的一个小国,五皇子夏侯淳证实勾结敌国之人, 现在失踪,对外宣传病故, 六皇子刚出生就夭折了。
七皇子也就是夏侯灵渊,明宣帝是对他很是宠爱, 但是几年前安插在褚云国的探子传消息回来, 说当年灵溪公主的事有异,所以虽然没有什么实际证据,但是明宣帝还是对夏侯灵渊有了一点不同。
八公主和九公主是一对双胞胎, 十一皇子八岁, 乃是一个小贵人所出, 十二皇子年仅5岁,略有些痴傻。
皇后所出的十三皇子夏侯修明, 方才不到两岁。
看起来明宣帝子嗣众多,但实际看来,有能力的寥寥无几, 所以夏侯修延确实是最适合的。
第二日的金銮殿上,明宣帝宣布撤了原本属于太子推荐的现任大理寺卿,把方庭之重新放了上去。又传旨, 令把太子和贤硕王爷还有闲王一同侍疾。
原本应该太子侍疾,如今却加上了没有继承皇位资格的七皇子,更令人意外的是早就不管朝事的二王子闲王竟然都来侍疾了。
二皇子闲王腿有疾,谁人都知道,他也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若是换个别的人,大臣们肯定会以为皇上公开表明对太子不满了,但是这二皇子和七皇子就不同了。
大臣们想来想去,揣测不出圣意,最后只能归功于,皇上想要联络一下父子感情。
太子面上也有些许惊讶,旁人以为他是能够御前侍疾受宠若惊,去而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震惊是因为闲王。
夏侯灵渊和他一起侍疾,他早有预料,而且这也在他的计划之中,但皇上让夏侯修仪的一起确实令他拜师不得其解。
三位皇子侍疾大半个月的时间,期间后宫、朝廷、甚至太子、七皇子等所有人都没有动作,这让某些十分关注皇子动静的人感到十分意外。
这般大好机会,难道太子当真不在意地位,会放过?
一直养病陪伴皇后和十三皇子的明宣帝也是有些意外,之前贤妃哭诉她当年所做之事都是被母家所迫,这些年她也一直在弥补,处处帮衬着皇后,而那些事太子半点不知情,而且她和太子也有意无意的疏远镇远侯府。
明宣帝原本是不信的,但是根据最近太子的动静还有暗卫查到的,镇远侯府为太子谋划的事情被太子无视的情况,明宣帝对太子大度沉稳,没野心的的印象渐渐的又有些恢复了。
虽然说是一起侍疾但是夏侯灵渊和夏侯修仪只管侍疾,对于朝事二人确是一点不过问,若是有时候太子询问他二人意见,夏侯修仪直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