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京的贵族圈,都沉浸在一片愁云惨淡里,那些提议的人后悔莫及,倒是当日站在旁边没吭声的朝臣们,都暗自舒了一口气。
皇上真是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抱冤,好在不伤及无辜。
这股妖风并没有过去,因为只要突厥还在侵袭边关,那之后这些名单上的人家就不敢结亲办喜事,可是有些事情不是躲就能躲过去的,比如产妇十月临盆控制不住,家里长辈过寿的日子本来就是固定的,又不能回到几十年前,让长辈回到老祖宗肚子里去,晚个一年半载再出来。
反正皇上一日不收回成命,整个大理寺就在不停的查探,隔三差五带着人去道观或者庵堂报道,不少人口众多的府邸,竟然逐渐变得空旷了许多,简直让人头皮发麻。
帝王一怒,虽未见血,却让这些朝臣们心寒胆战。
不少官员有亲戚在边关当官的,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全都不停的写信,给他们鼓劲,让他们专心打仗。
往常运行困难,或者总被剥削的粮草、盔甲、马匹等等,根本无人敢伸手克扣,但凡有人想捞一笔,都不用皇上派人去查,自然就有官员出面整治。
他娘的,老子的亲爹还在道观里擦地呢,你还敢吞将士们的钱,还想不想打胜仗了!
谁敢阻止我军打胜仗,谁就是敌人。
啥?这人跟我同个阵营,那又怎样,要是没有我爹都没有我,给老子爬!
此时边关的一切事宜,简直快如闪电,异常的顺利,都不用派钦差大臣下来监督,各地方官员就办理的井井有条。
最后送到边关的粮草,不仅一个子儿都不少,甚至还比朝廷拨下来的要多。
就是有些人贪了被抓到之后,还回去的时候心虚,不小心还多了。
当这个消息传到萧璟的耳朵里时,他真的是气到失语,说句真心话,他都不想停下这个政策了,一直实行下去多好。
好在边关出了一位战神,用兵如神,甚至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也把突厥打得节节败退,还多占领了三个城池,扩张了大黎朝的版图。
诸位朝臣皆松了一口气,一个个在光明殿上歌功颂德,并且纷纷说大皇子乃是福星,刚满月没多久,大黎朝就出了一位战神,简直可喜可贺,就盼望着皇上收回成命。
结果萧璟却不答应了,宋明瑜如今待在兰辉庵里,远离后宫这些污糟的事儿,反而更加安全,而把控着这些朝臣们的长辈和子嗣,就是握着这么多的人质,他们越发鞠躬尽瘁了,整个大黎朝都是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在这种时候收回成命,他简直就是傻子,所以他大义凛然的道:“不可收回成命,正是因为他们心诚,我大黎朝才会打了大胜仗。从今日起,停止抓灾星的事宜,不过已然在清修的人还得继续替我大黎朝祈福,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皇上的话音刚落,就有两个年纪大的老臣没承受得住,直接晕过去了。
萧瓃只替他们召来太医,却根本不松口。
众臣聚在一起商量,最后还是有人脑子够灵活,拉来了如今皇上最信任的大理寺卿陆巡。
“陆大人,当我们求求你了,给个准话吧,皇上究竟是如何想的?总不能大皇子一直都住在庵堂里吧,锦妃娘娘不回宫,皇上能不想她吗?”
几杯酒下肚,有人就仗着胆子问出来了。
要知道去了庵堂寺庙,他们虽然能去探望,可是也不能行夫妻之事啊。
皇上那么宠爱锦妃,他们才不相信能让锦妃一辈子呆在那里呢。
陆巡要了一堆好处之后,才肯松口,当然这些好处都是提前报备过萧璟的,甚至可以这么说,有部分好处是皇上自己想要的。
“你们当初硬逼着锦妃娘娘和大皇子出宫,丝毫情面都不留,如今想要人家回来,可不得好好求一番正主,否则他们凭什么回来。大皇子可是皇上唯一的子嗣,如此尊贵的身份,被你们像只野猫一样的嫌弃,谁能咽的下这口气?”
陆巡说完之后,大家就都明白了。
隔日一大早,不少官员休沐日,都去兰辉庵里求锦妃娘娘和大皇子网开一面。
当然于郑两位大人没去,可是两家的女眷却全都到场了,说了一通好话,赔了许久的不是。
最终萧璟见火候差不多了,才点头应允了,不过仍然是好好拿捏了他们一番:“诸位爱卿请谨记此事,在说话之前都审视一下自身,若是这事落到自己头上能不能承受,是不是冤枉的。如此这般改来改去,态度多变,极其不利于朝事。”
很显然,九五之尊把这口锅放到他们的头上,而这些人有苦难言,不背也得背。
家人终于都回来了,世家再次变得热闹起来,可惜不等他们太过高兴,边关那位打了大胜仗的战神回来了,竟然也姓宋,乃是锦妃的亲弟弟。
顿时满朝哗然,不少人已经感觉到要变天了。
此刻于郑两家最为焦急,后宫没他们的势力妃嫔生孩子,而府里也没有宋明风这样军功累累的战神,似乎世家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