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道:“那还那么多人呢。”
吴婶子笑道:“可不,比第一天人还多呢。原本只是咱们这一片的人过来买。现在好多远地方来的,起大早也跟着凑热闹。这邵记都忙不过来,没辙只好一次放出去二十个人。卖完再放一波人。要我说,你没事儿进去逛逛呗,东西都可便宜了。昨儿我买的酱香饼回来都说好吃。今儿又买了三斤,都是现烙的。你也买点,咱该省省该花花。”
婆婆道:“我可不去,我听说一进去就是不想买的都忍不住。我这家底薄……”
旁边的媳妇却是一脸向往之色:“里头真的那么好?”
“真的,哎呦,昨儿小霞家买的干木耳,一泡发了十倍多。一点就够炒一盘的。我今儿第一就是抢了两包,后面来的就买不到了。听说这都是乡下人弄来自家吃的,比咱们会弄。”说起这邵记果蔬大排档话就跟停不下来似得。
……
邵坤家这边忙的很,今天已经比昨儿加大量了,但是还是到了中午就打烊了。还有买不到的自埋怨他,说他干这么大个买卖却抠抠搜搜的一次上一点东西。还有人问发不发优惠券了。
邵坤也是无奈,今天上的已经是三天的货了。这县里的人也太能买东西了!上多少卖多少。
终于关店了,可以喘口气喝点水。
就在这时候聚福斋的掌柜的找了上来,道:“昨儿我听伙计说,黄瓜西红柿啥的都给减量了,邵老弟,我那不够卖啊!”如今聚福斋成了县里第一饭馆,基本每天都能坐满人。几乎可以傲视同行了,菜和鱼是他们这的主打招牌,虽然邵坤减了点量不至于不够用,但他怕开了这个口子,以后越来越少,特意上来问问。
邵坤道:“这不果蔬大排档这边先冲冲量么。”
聚福斋掌柜的也听说过这边火。此刻有点着急:“要不你去别人那进点货吧,别断了我的。”
邵坤还真是供不上,收菜这事儿势在必行。答应了聚福斋的老板。
聚福斋的掌柜的这才乐呵了起来,直竖大拇指说他够意思。还说等他闲下来请他来聚福斋喝酒。
邵坤打发了他之后,师父姜安民又来了,自从那日之后邵坤才知道他还是个大官。
姜安民笑道:“你那个宣传单我也拿到了一份。有意思,还是年轻人脑子够用啊。”怪不得他要学画画呢,国画自古都是高雅的艺术,从未想过还能用在这种地方,效果还出奇的好,连他看了都忍不住来这边逛逛!
老仆都夸奖了姜安民,说他慧眼识英雄,招的徒弟随便一弄就能搅动起县里的风云。如今姜安民对邵坤充满了好奇,不知道他接下来还有啥打算。
邵坤道:“我想下去收菜。”
姜安民一听顿时赞扬道:“不错,这样老百姓种的菜也不愁卖不出去了。这个好,你什么时候去,我下午正好没事儿。”他如今在这远离京城的小地方找到了沃土,浑身像是有使不完的力气似得。
邵坤道:“那就一块去吧。”邵坤叫二航跟三平三兴回去准备车。他这次要货量可不小。
姜安民对邵坤越发的赞赏,看他不卑不亢的,知道了他的身份也不像别人那样趋炎附势,嘴角裂开一个满意的笑容。
☆、红薯
邵坤把收菜这个消息传到了附近的村子。还没走到那个村呢就看见有村民迎了上来:“是来收菜的吗?”
“是。”
得到了确定的回答, 这些村民越发的高兴了,甚至还热情的帮着他们推车,生怕半路被人截胡。
这些附近的村子不像邵坤这样有渠道。他们卖菜难, 只能挑点菜去县城卖。坐牛车就要两三文,可要是走这去这么大的太阳, 东西没等运到呢,菜就打蔫了。
听说邵坤上来收菜,一个个乐的就跟天上下铜钱雨了似得。
翘首盼望, 生怕他们不来。
邵坤深一脚浅一脚的踩在这土道上,鞋和裤脚早就沾上了泥土,这还是没下雨的道呢, 要是下雨更不行。
三兴年纪小,道:“走惯了新修的路, 再猛一走土路还真不习惯。”他们的推车要是在平地上贼省劲儿,但在这里问着, 轮子一不小心就容易卷上泥巴, 还没装车呢推着就有点费力了。
姜安民道:“是啊, 修路这事儿要是县里能出钱就好了。”先修路才能有来钱的道,看这几个老乡穿的衣服不知道多少年, 看着布料都快朽了,修路要是县里不出钱, 靠他们自己怕是八辈子也修不上路了。
这边的村民道:“咱不敢指望县里呀。”
姜安民是微服私访,就喜欢跟老百姓唠嗑,这样能了解大家最真实的想法。
这村民道:“县里要管那么多人, 一共就那么点钱,那舍得拿出来修路啊。我们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村里的菜卖出去。”农家赋税重,地里收成一下来又要缴税了。再留下两袋子粮食年吃年用就没了,要是菜能卖掉就等于平白增加了一个进项。
邵坤道:“你们安南村的粉条和红薯好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