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朝堂还是他身边的人办事的没几个,大都是溜须拍马之辈。
李浩清醒过来之后,发现自己的处境危险,也没有多犹豫,直接下手整顿,他刚开始并没有直接对那些占着重臣职位却不做事的人做什么,而是从其他地方入手。
加之他清醒的不算太晚,将赵太傅搬回朝堂,总算有了可用之人,之后大皇子醒来,迅速可以上手帮忙,李浩直接将一部分事情交给对方。
在某方面来说李浩依然如之前一般大胆,他决定了用大皇子,就没有怀疑过对方,就连前往边境这件事也答应了对方。
事实上自古以来兵权的重要性都是显而易见的,若大皇子真的有反心,凭借他的能力,在边境经营上三年五载就会有一支亲近自己的队伍。
若是再爆出李浩的身份,到时候李浩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哪怕知道这些,李浩还是直接将虎符交给了对方。
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他那么相信对方绝不会背叛他,不管当初李浩的想法如何,现在整个大楚已经有了稳固之势。
一些之前因为他一系列行为对他失望的世家贵族,也开始和皇家接触,像他示好,到了现在李浩也终于能够松一口气了。
自从李虞去了北境之后,李浩就对北境多了不少关心,不管是粮草武器,乃至其他东西都安排的妥妥当当。
就算这样,偶尔李浩也会梦到李虞在北境被人杀害,或者在战场上死亡的事情,每每这个时候,他都后悔起当初让对方前往边境。
直到现在消息传来,知道对方没事,李浩才松了口气。在看到随着北境情况一起传来的消息时,李浩神色越发冷了几分。
虽说如今他已经不会胡乱杀人,但这样喜怒不行与色,看似没什么能力,却几个月就将分崩离析的朝堂重新整顿捏在手中的帝王才更可怕。
现在发现李浩的神情不对,大家都低下头不敢说话。
李浩也没有沉默太久,好一会后他手指在御案上敲了几下,立刻就有一个一身黑衣的人不知从什么地方出来,恭敬的跪在李浩面前。
“派人前往卢阳,查一下那里的情况。”李浩吩咐道,黑衣人迅速领命离开。
等到人离开后,李浩的心情也没好多少,他之前忽然醒悟之后做了不少事情,虽然知道自己的皇位不稳,确切的来说从他坐上皇位之后,就没安生过,才会将那些兄弟姐妹全找理由杀了。
也没有想到有人竟然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控制了一个州府,若不是他之前心血来chao将重新培养出来的暗卫分散出去打探消息,还真不知道庐阳竟然已经完全不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
也是他之前大意了,庐阳知府孙一文是魏清雪父亲的好友,不但和魏家有旧,其妻子真要算起来,还是魏家人。
魏家掺和到造反一事里的肯定不止魏尚书一人,只是两人应该十分谨慎,才没有被发现。若不是意外发现庐阳不对,他恐怕现在都不知道这些事情。
怪不得之前让人跟踪魏清雪,对方突然失踪,领头的楚磷嵘更是找不到踪影,若是庐阳已经完全对对方掌握,这些也就说的过去了。
庐阳临近江南,江南又是文风鼎盛之地,且大楚五分之一的税收都来自江南,李浩担心的是对方不仅控制了庐阳,若是和江南那边有联系,事情恐怕更加麻烦。
自古以来就有不少人喜欢鼓吹文人气节,大部分人被人一吹捧就脑子一热,成了别人手中的枪,虽说文人造反十年不成,文人的笔却从来不是好惹的,不到必要的时候,李浩并不想得罪那些文人。
亡国之君(完)
可惜事情并没有如李浩所想, 庐阳离江南实在太近了,有人在里面捣鬼, 之前李浩所作所为又大失民心,早在江南那边没了名声。
哪怕后来李浩做了补救, 距离太远, 加上有心人从中作梗, 在江南人眼中李浩依然是原先那个胡作非为的昏君。
楚磷嵘不仅在庐阳扎下了据点, 甚至换了个身份融入了江南学子之中, 还小有名气。
面无表情的看着下面人送上来的这些消息,李浩心情有些暴躁,他一直担心李虞那边, 结果还有人给他捣乱,原本想要循序渐进的想法全部消失,他将手中的资料给下面的几位大臣传阅。
赵太傅最先站出来,“陛下,江南乱不得啊。”“江南出产的粮食是大楚的十分之三,若那里出了问题天下必将大乱。”“不如先招南山书院的山长来京,用文人来对付文人。”……
众人心中都清楚这件事的严重性,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李浩巡视一圈,“我想亲自前往江南。”
这句话说出,众大臣立刻跪下请求李浩收回皇命, 江南那边明显十分危险, 若是皇帝在那边出了什么事情, 才是真正如了反贼的愿。
不管这些人如何恳求,李浩决定的事就没有反悔的,在几天之后,李浩就带着人悄悄离开了京城,赵太傅为首的几位重臣共同监国。
后《史记》记载,雍和五年,正德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