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的!
随后,陈太后神色一点点严肃道:“你身边的人,自己去料理了。”
顿了顿,神情舒缓道:“以后有什么想知道的,直接来问我,我不会骗你,之前不告诉你,是因为你还小,这三年时间,足够你成长一些,能明白一些道理了。”
洛风笑得很欢快道:“我知道了,母后。”
太师、太保等观望了一段时间,没有发现少帝和太后、英国公起嫌疑,相反听说他们关系还特别融洽?
而后,太师、太保他们不由得失望,少帝难道心头一点危机感都没有吗?
但大家开始慢下来,琢磨着少帝十三岁了,过了十五岁,肯定就会大婚,一旦大婚,就会开始亲政。
他们打算培养自家的女儿、孙女,务必要进入少帝的后宫,枕边风的威力谁用谁知道。
这个时候,陈舟和陈太后也考虑到了洛风的婚事,当然他们俩没想让陈家的女孩再入宫。
这般琢磨了一圈后,圈定了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家的女孩,打算暗中观察着,看谁合适?到时候直接下旨意就好了。
当然,这事陈舟和陈太后也没有瞒着洛风,洛风表示他没有异议。
私底下,陈太后和两个兄长讨论:“大哥、二哥,洛风这般性子软,怎么立得起来?”
这个时候,陈太后还没有别的想法,当然她作为辅政太后,身边任用了女官,而且第一秘书、助理及副秘书、副助理还是刘贵太妃、马贤太妃、童德太妃、徐丽太妃。
英威侯看向兄长:“这个我不懂,大哥你们看着办。”
他就觉得外甥这样挺好的,亲近陈家不好么?
陈舟看了他一眼,知晓这个弟弟其实不是不懂,而是有兄长在,他才懒得动脑筋呢!
“先看看,他已经定性,想改很难,且洛风有些重情,尤其是对你我,他是一百个信任,但这点其实不好,不适合当皇帝。”
陈太后无奈一叹:“先看着吧!”
她两个儿子性子都有些软,但老二好一些,或许是兄长护着,他很懂得看眼色和看人下菜碟。
朝堂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衡当中,大家都在等,等少帝慢慢长大,等他大婚。
所谓成家立业,一旦少帝大婚,那么势必要收归权利,到时候肯定会和太后、英国公产生嫌隙。
又三年,少帝十六岁,陈舟其实不想他这么早成亲,但去年他十五岁,朝臣就上折请求皇帝选妃,陈舟压了一年,今年压不住了。
皇后人选出自户部尚书张家、吏部尚书杨家,让洛风自己在其中选一位作为皇后。
至于另外一位?若是张家/杨家有意,那就去后宫为贵妃,若是无意,那就自行聘嫁。
张家、杨家姑娘都有意入宫,不管是作皇后,还是贵妃。
最后,洛风选中了张家姑娘为皇后,杨家姑娘就只能做贵妃了。
其实下旨意前,陈舟和陈太后再三询问他:“洛风,你确定?妻子才是要与你并肩而站的女子,贵妃就算是一品妃,那也是妾。”
因为陈舟和陈太后都看得出来,其实他内心更喜欢杨家姑娘,杨姑娘比较活泼机灵,不像洛风那般沉闷。
而张姑娘沉稳持重,确实是当正妻的最好人选。
洛风犹豫了一下,点头道:“就张姑娘,她很好,适合皇后之位。”
其后,又从朝臣家中挑选了五位姑娘入宫为妃,且位分其实都不低,像杨姑娘为贵妃,礼部尚书嫡长孙女为贤妃,英国公府姻亲威远侯府嫡次女为德妃,赵大将军府上之嫡三女为端妃,太师、太保孙女是庶出,且父亲官职不显,被封为九嫔之一。
皇帝大婚,这可是京城这么多年头一遭最大的喜事,可以说整整一个月内,整个京城上下一片喜气洋洋。
这些年,朝政在陈太后和五大辅臣的辅助之下,其实管理得很好,尤其是英国公威望空前盛大,他让工部那边制作出许多利国利民的器物,还有找到了他国流落进来的高产粮食,极大的保证了百姓吃饱穿暖,百姓的幸福度比几年前高多了。
所以,这也是太师太保及其他大臣们绝望的地方,这个权臣不按套路出牌啊!
还有,这次皇帝选妃,为什么英国公和英威侯府没有姑娘入宫?这完全不合常理啊!
你说威远侯府啊?那不一样,那只是姻亲而已,不能完全代表陈家啊!
紧随其后,就有朝臣上折,说归权于帝王,英国公和陈太后都爽快答应了。
但让人恐惧的是,半年后,太师、太保相继致仕归家,他们手上的权利归于少帝,但英国公和陈太后的权利没有减少啊!
所以,皇帝亲政,收的是他们手上的权利,他没动英国公和陈太后,为什么呢?
其实全天下百姓都想问一个为什么?而且是连续了十多年的局面,建安帝都快三十岁了,英国公和陈太后还在监国。
建安帝二十岁那年,建安帝、陈太后和英国公通过了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