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
“恕我直言,前王太子夏尔也只有二分之一的法兰西血统。”夏尔的母亲是别国的公主,奥古斯特终于忍不住开口,“统治一个国家,取决于的应该是对方的政治手腕和爱民如子的心,不是对方的身体里留着哪个家族的血。
“那您更爱英格兰,还是法兰西?”
奥古斯特在经过短暂的沉默后,道:“我从小最讨厌的就是别人问我,你更爱你的爸爸,还是你妈妈。你如今的问题和这个同出一辙,所以我会用我小时候就会的标准答案回答你,我爱像爱英格兰一样的爱着法兰西,也会像爱法兰西一样的爱着英格兰。”
黑暗的监狱里,被阳光照进了一片金色的光明。
光明下,比那更耀眼的是年轻的法兰西国王。就像是神话故事中的大天使长,与光同尘,日月同辉,代表着善良与正义,受万能的主的旨意,来到人间与恶魔斗争,他是朋友,是家人,是保护者。一个笑容,便是春暖花开。
第124章
后世欧洲史学的几大派系里的学者, 一直对奥古斯特一世这位荣光王存在争议, 争议最大的一部分就是有关于后来被翻案的圣女贞德。
贞德曾以上帝和圣徒的名义,带领法兰西人民在希农北部举起反旗,差点让一个解决了黑死病、大力促进文艺复兴发展、带领法兰西的荣光照耀到欧洲每一寸土地的伟大国王就这样与法兰西失之交臂。
当然,众所周知的,最终贞德的起义还是失败了。
奥古斯特一世统治下的法庭, 在经过长达一年之久的争论后, 最终还是以“女巫惑众”为由烧死了贞德, 为稳定当时法兰西和英格兰剑拔弩张的民族矛盾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决定处死贞德那一天, 奥古斯特一世终于出现在了审判厅上。
从始至终, 衣着华贵的奥古斯特一世都端坐于最中间、最高的位置上,双手交叉,一言不发。直至最后,当时审判结果已经出来之后, 奥古斯特一世才终于出声,问了贞德一个意味不明的问题:“你是否觉得你真的受到了上帝的恩典?”
有一些历史学家曾Yin谋论的表示, 这个问题是一个来自国王的陷进。因为中世纪的教会曾明确规定过, 没有人可以肯定自己受到过上帝的恩典。换言之就是,如果贞德给出肯定的回答, 那她就证明了自己是女巫异端,可如果贞德否定,她就是承认了如今法庭上对她判决的罪名成立。(改编自度娘)
距当时的公证人记录,在国王这么问之后,整个审判庭就像是被谁凭空抽走了声音, 不管是说英语的还是说法语的,都选择了默契的闭嘴,屏息凝神等待着贞德的答复。
贞德骄傲的站在中央,就像是她一如既往会做的那样,不肯底下半分头颅。
勇敢的少女与年轻的国王的眼神在空气中胶着,平静的对视了大概有好几分钟那么久,直至最后的最后,一身囚服却站的如一个斗士的贞德这才平静的回答:“如果我没有得到,那么我希望上帝能够赐予我;如果我已经得到,我希望上帝仍然会赐予我。”
全场在这个回答之后,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再说出一个单词。
在一个对于史学界来说肯定称之为“重大发现”的事件还没有出现之前,当时的学者坚称奥古斯特一世也被说的呆若木鸡,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为难贞德。
但是在“重大发现”出来之后,大家又开始转变口风,觉得奥古斯特一世鼓起了掌,在寂静的大厅中,国王站了起来,做了这样一个让所有人都不能理解的举动。只有奥古斯特一世兀自坚持,表达着自己的感情,钦佩于贞德的勇敢,欣赏着贞德的智慧,以及用实际行动把贞德最完美的一面展现在世人眼前。
但真实的历史上,奥古斯特既没有傻乎乎的被为难住,也没有蛇Jing病的当堂鼓掌。
他只是微微垂头,藏下了那个与贞德心照不宣的笑容。他确实是在故意给贞德一个表现的机会,一如在差不多的时间,他所不知道的祖母伊莎贝拉说过的:“这个国家需要信仰。”
贞德的话就是留给民众最后能够证明上帝真实存在的希望。
后世的发展也一如奥古斯特所希望的,不管历史上到底是如何记载他当时和贞德的互动,他都成功的保下了贞德的圣女之名。
这便是史学界为此争执的,觉得奥古斯特一世这个国王多半有病:他一方面下令烧死了反抗他的贞德,一面又不顾劝阻赡养了贞德的家人,并在晚年之后,几乎可以说是凭借一己之力、顶着巨大的压力完成了为贞德翻案的壮举,重新成就了圣女贞德之名,还曾不只一次在的公开场合表达出对贞德的追忆。
不少现代的影视作品对此大书特书,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国王和圣女的爱恨情仇。
因为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解释过,奥古斯特一世为什么会这么前后矛盾。于是不管是文学工作者,还是历史学家,都脑洞大开的觉得,这种事情只能用爱情来解释了。一个正值青春年少,一个意气风发,相爱相杀的禁忌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