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国公夫人姜氏,看见自家的马车终于驶进了府门口,甫一停下便走上前去。马车上下来手掌缠着纱的定国公。
姜氏满脸焦急:“你个老头子,怎么又同人动手了?出门前我不是叮嘱过你,万万不可与人置气吗?你瞧瞧,你这手就没几天消停过。”
定国公被妻子当着下人的面训斥,自觉面上无光,登时便脖子一梗,道:“我何时与人置气了,这次可是傅明淮那厮先惹的我,你莫要错怪了人。”傅明淮是吴王的名字,普天之下,除了当今圣上,还没几个人敢这般直呼其名。
府中侍从皆垂头看地,目不斜视,一语不发。
姜氏素知这人脾性,嗔怪地望了薛忠一眼,“我不与你多费口舌,雪大了,快同我进府,我还有事要问你呢。”
定国公沉稳地“嗯”了一声,接着便接过身旁小厮的伞,撑开了挡在姜氏头顶:“这点雪你受不住,我不要紧,我且替你撑着。”
姜氏乜斜了薛忠一眼,不再说话。
这老头儿,都成婚几十哉了,还改不了这好面儿的毛病。即使是关心她,在外头也非得说得别别扭扭的。罢了,人少了就正常了。
这般想着,夫妇两个入了国公府。
进了内室,姜氏挥退身旁的小厮丫鬟,一边替定国公解着大氅一边问道:“今日进宫,你同吴王是怎么回事?”
“如今致儿遭人诬陷,被压在了大理寺处脱不得身,你进宫去应当是为致儿讨一个明察秋毫的公道的,怎么还与那吴王起了冲突?”
定国公抿了抿唇,“那厮故意激我。”
见到妻子脸上的不虞神色,他又连忙解释道:“夫人,你知道的,我脾气急,性子犟,平生最受不得激。一开始我当真是没想搭理这厮的,只是可恨那人油嘴滑舌……”定国公一脸恨恨的表情,“我只恨自己不如那些文臣这般能说会道,真不知那人的心思是怎么长的!”
姜氏叹了口气。
她又何尝不知道自家丈夫的脾性呢?他这刚正不阿、直言不讳的性子在军中做将领时,当然是好,也正因为他的这副性子,当年朝廷宫变的时候新帝才没有将他一同株连,反倒以礼相待,劝他效忠新朝。
可是这样的性子,在如今波谲云诡的朝堂上,是最容易吃亏的。
这次致儿被牵连进去一事便是例子,只怕这朝堂中,不知是谁将目光瞄准了他们,已打算动手了。
她拍拍定国公的手背,“致儿的事,陛下是如何说的?”
“陛下将我同吴王拉开了,至于致儿的案子,原本吴王那厮是想要自己手下的人来查的,只是被我一通抢白,两相争论之下,陛下最后选了个折中的法子,自己定了人去查。”
姜氏一愣,“陛下派了谁?”
“大理寺卿虞枫。”定国公沉声道。
大理寺卿虞枫。
姜氏略略有些犹疑,这个名字,实在是有些耳熟,“这位大理寺卿,是哪家的儿郎?”
定国公看向姜氏,知晓她已猜出了这人的身份,当下也不遮掩,干脆肯定了她的想法,“正是那康平候府家的嫡长子虞枫。”
“陛下怎会让他接管此案?这……虞家也算是皇后的母族了,陛下这是打算扶持虞家的意思吗?”姜氏着实讶异,“你也知道,我们致儿,与那虞家嫡女,可称得上是关系匪浅。这……陛下就不怕朝臣说他偏帮外戚,处事不公么?”
定国公摇了摇头,这他倒不担心,相反,他对皇帝的决定尚十分满意。
“虞枫此人,公正无私,铁面无情。自他上任大理寺卿以来,手中断过的冤案甚少,无论犯了事儿的是皇亲国戚,还是平头百姓,虞枫都能做到一视同仁。”
定国公颇为感慨地叹了一口气,“康平候自身为官平庸,生得儿子倒是铁骨铮铮,难得,难得啊。”
“这次吴王之所以急着要把这事扣下,我猜原因之一便是不想让这虞枫接手致儿的案子。哼!幸好老夫消息及时,一听到风声便赶去了乾阳殿,才没让这老狐狸得了逞。”
如此说来,致儿的案子便还有救,姜氏松了口气。
自从昨夜薛致被人从青楼神志不清地押着出来,再到青楼老板哭着控诉薛致醉酒暴起,杀了她们家的如翠姑娘,刑狱司的人连夜上门将薛致带走。定国公夫妇俩的神经都是绷着的,他们年纪不小了,却万万没想到还有人把手伸到国公府头上。
薛致这孩子,是他们看着长大的,他虽然平日里不着调,可要说上青楼喝花酒,那是万万没有的。他对这事厌恶得很,只是不着调惯了,各种乱七八糟的流言也就传开了,那时薛忠听到那些传闻,还气得回家抄家法要追着薛致打。
姜氏在一旁拦着,最后不用姜氏拦了,这小子一把跪在地上,直挺挺地怼他老子,要是他真如传言中那般猪狗不如,不用定国公动手,他自己先了结了自己!
这样一个烈性的孩子,说他去青楼喝花酒,还酒后暴起杀了人,薛忠夫妇俩是万万不信的。只可惜如今见不到薛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