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通货膨胀的都知道,这点钱过不了多久就会越来越不值钱,到了九十年代后期,许多普通人的月收入都能超过这个数了。
存银行就是坐等贬值。
那做生意?
诚然这是一个好时代。
多少人只是做个倒买倒卖的二道贩子都能赚个盆满钵满,多少人辞职下海,乘风破浪,当上了时代的弄chao儿,成为未来的金融大鳄。
叶清安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一个不名一文的穷小子,没有靠山没有背景,硬是靠着自己的一双手,赤手空拳地闯荡,白手起家,成为首屈一指的大企业家。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抓住这个机遇的。
岑思颜很有自知之明。
她就不是一个做生意的料。
上辈子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舞蹈上,对周围的事物都不关心,连自己的生活都过得一塌糊涂。
哪怕重生一场,她对于上辈子经济上的大事是两眼一抹黑,半点儿重生的便宜也沾不上。
让她去做生意,怕是只有倒贴的份。
所以这些都不用考虑。
至于留下来防身,说实话,岑家不稀罕这点钱,她自己如今衣食无忧,以后不管考不考得上大学,家里给她安排一份安稳的工作也是不成问题的,每个月都会有工资收入,生活有保证,不差这点钱。
想来想去,能让这笔钱发挥最大效用的,就是乡下养父母家了。
她离开的时候,养父母家里还穷得家徒四壁,对他们来说,这笔钱不仅可以解燃眉之急,而且还能作为将来过上好日子的启动资金。
上辈子家里最艰难的时候,是养父梁荣升去建筑工地打工摔断腿之后,哪怕这么艰难,他们还是不自暴自弃,咬牙贷款搞起了养鸭子的副业。
只是运气实在不好,第一年从信用社贷款养的鸭子,得了瘟病死了大半,损失惨重。
但他们并没有放弃,第二年咬着牙又养了一批,这次终于挣了点钱,家里的日子才一年比一年地好了起来。
岑思颜并不知道,当年那段最艰难的日子,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她只知道,为了不让她为难,哪怕是再难,他们也没有想过要找她帮忙。
第35章
上辈子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让记忆褪色。
记得那次,弟弟梁国栋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脚上的鞋子太短了,被大拇指顶开了一个大洞,肩膀上背着一个沾满了泥土的编织袋,茫然无措地站在省委职工宿舍大院的门口。
有几个年轻姑娘从他身边路过,像避开什么瘟神似的,捏着鼻子离得远远的,还隐隐传来她们低声的窃笑。
那时候的岑思颜只觉得特别难堪,她们指指点点嘲笑的人仿佛是自己,走过去急急忙忙地把他拉到了一旁的墙角:“阿弟,你怎么来了?”
小小的少年红了眼眶:“阿姐,我想你了,你走了这么久,也没捎个信回来,也不知道你过得好不好,爹娘让我来看看你,还有,看看桂花姐。”
“我过得挺好的。”岑思颜急急忙忙翻口袋,只是她平时没有随身带钱的习惯,翻遍了全身也只掏出了两毛钱,她把这两毛钱紧紧地攥在手上,看了看弟弟干燥起皮的嘴唇,“你在这等我一下,我去给你倒点水喝。”
她在岑家向来没有归属感,再加上韩丽华的洁癖,以及岑思灵总是有意无意在她面前提起韩丽华有多不喜欢她养父母那家人,因此她弟弟千里迢迢过来一趟,她竟然不敢把他往家里带。
“那个,阿弟,我妈妈她不喜欢陌生人随便进家里,我得先跟她说一声,你在这等一等我啊!”说完,她不敢再看梁国栋的眼睛,扭头匆匆走了。
因此她并没有看到,身后少年通红的双眼,以及握得紧紧的双拳。
他是农村人没见过世面,但他也知道,就算是在农村,也没有客人上门了不让进门的。
这不是讲究,这根本就是不尊重人,瞧不起人。
他知道她姐不是这样的人,在乡下的时候,就算家里穷得吃不饱饭,有逃荒的乞丐上门,他姐都会打开门客客气气地让人进屋喝口水,给人拿两个锅里蒸的红薯。
刚刚他姐那慌慌张张的模样,连跟自己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弟弟都不敢往家里带,她说她在这儿过得挺好,他是完全不相信的。
岑思颜匆匆忙忙回到家里,把自己平时偷偷攒的钱揣在身上,又去厨房在张阿姨的虎视眈眈下,打了一壶水,拿里两个冷馒头,再急切地回到墙角那儿,已经找不到梁国栋的身影了。
“这孩子,不是让他在这儿等着的嘛,跑那儿去了。”她焦急地四处张望,却听到身后传来一声不屑的冷笑。
“不用找了,人已经走了。”
岑思颜猛地回头,就看见岑思灵一脸嫌弃地站在旁边:“那家人怎么回事,爸爸不是给了他们一笔钱,说清楚以后都不来往的了吗?还真把我们当富亲戚啦,有事没事上门打秋风,今天这事你最好别告诉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