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华而不实”的帽子,成为解放军新的秘密武器……
不过副产品毕竟只是副产品,吴仲华在主项上的研究停滞还是惹来了很多的非议。尤其是他这个人虽然年纪不大,却染上了很多旧知识分子身上的那种臭脾气,面对工人的时候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颐指气使就不说了,有好学上进的年轻工人向其求教,他也很少搭理、心情不好时甚至还会出言讥嘲,结果得罪了不知多少人,无数的“人民来信”甚至将远在洛阳的太祖都惊动了……
太祖最讨厌旧知识分子的地方就是他们鄙视体力劳动、瞧不起下层群众,吴仲华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解放后培养起来的新知识分子了,居然也是这副德性,这令伟人深深地为之担忧,为了教育吴仲华,也为了给别的知识分子敲敲警钟,他直接要求胡卫东将吴仲华下放,去接受一轮“贫下中农再教育”……
胡卫东一听登时就急了,目前国内科研人员本就严重不足,喷气式发动机又是极其尖端的领域,有个能够胜任的吴仲华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是现在将他下放、短时间内根本找不到有能力接手的,到时候这项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的研究就有前功尽弃的危险。再说了,吴仲华历史上就是这副脾性,前三十年为此吃了大苦却还是死不悔改,因此就算让他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也不过是无用功罢了,就算吴仲华这人不记仇,也得耽误喷气式飞机的研发,到最后却还是得依靠他,这是何苦来着?
因此胡卫东不顾中央为了他安全而特别下达的禁令,乘飞机从基地直接飞赴洛阳求见主席,费尽唇舌后总算将吴仲华保了下来。不过太祖的一个观点也被他接受了,“一个项目的成败都完全取决于一个人是很不可靠的,只要有可能,每项研究都至少要有两套人马,有备无患。”,并且胡卫东觉得这样还可以形成竞争,避免科研人员、特别是那些专家权威形成学术垄断,对中国科技的长期健康发展很有意义。
虽然此事最终得到了圆满解决,但胡卫东还是不禁心生感慨,一方面知识分子确实必须与工农结合,另一方面现在又不得不依赖他们,而难以对他们严格要求,尤其这些家伙当中很多人可都娇气得很,受点委屈就会服毒上吊的,头痛啊!
“要是中国现在有后世那么多科技人员就好了,竞争激烈了,骄娇二气自然就起不来了……”,再次发出这种感叹的胡卫东不自觉地想起了那个他当初很想培养成科学家却最终失败了的小家伙,“那个臭小子,为什么就放不下呢,祖国需要他啊!”
注1:在日本当初占据的几块殖民地里,北部朝鲜的工业最为发达(然后是台湾、东北、南部朝鲜。),年发电量多达五六十亿度,比当时包括东北在内的全中国多得多,历史上朝鲜战争初期北朝鲜能够横扫南边,与其雄厚的工业实力有很大的关系。
第七百四十三章 山本之死
1942年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占领澳新之后,日本虽然国力大增,却也不可避免地到处分兵而严重挤占了本就有限的机动兵力,正如太祖所说的那样,这种扩张到了极限、而强敌却尚存实力的情况,在历史上往往是“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身为日本海相的山本五十六未必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出于对美国巨大工业潜力的恐惧,他的立场还是迅速转向了主和,这令山口多闻等日本高层的主战派、中下层渴望战功和晋升的少壮派和在战争中获得了巨大利益的日本军工集团都很不满,可是由于天皇崇仁也有心求和,而一直为飞速增加的军费而头痛的政府文官集团也同样希望与盟国媾和,因此他们再怎么不满,也只得坐视主和派占了上风。
罗斯福自然不愿放过日本,但是盟国目前的处境也确实无比困难,如果能够让日方作出大幅让步归还夏威夷,同时退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那么单独议和也不是一定不可以。更重要的是,即使议和不成,美国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损失,却能够争取到宝贵的时间,若非考虑到目前国内仇日情绪极度高涨、美国政府不敢在时机成熟前过早公开此事,其实还可以藉此破坏轴心国阵营的团结。说到底,美国政府无非就是想要藉此拖延时间罢了。毕竟美国无以lun比的工业实力摆在那里,时间越长,美国的军力就会越发强大……
为了增大和议成功的概率,山本五十六决定亲自前往夏威夷与美国的密使面谈以表现日方的诚意,而毅然登上了一架当初还是美国援助的dc-3客机飞往约定的谈判地点瓦胡岛。一心要让日美停战的山本五十六即使在飞机上也无暇休息,而是思索着美国人可能提出的条件和自己能够退让的底线……
“米国人最想要的肯定是夏威夷群岛,如果拿不回去,就算有了和约,米国人依然难以保证本土的安全,这个条件他们是不可能让步的;而对帝国来说。夏威夷群岛不过是最外围的一道防线。虽然作用不小,但补给的耗费太大,未必就是不能放弃的。其次则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对米国本身的意义不大。主要是为了避免帝国消化两国的土地、特别是澳大利亚的工业与资源后变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