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心怀不轨,加上先帝昏庸,又如何落下如今的局面?
韦太后越想越气,一时间,寝殿之内,母女二人相对无言。
并非是二人无话可说,而是有些话,一旦诉之于口,好不容易融洽多年的母女情分,只怕又要生出裂痕。
最终,还是元幼祺先心软下来。
“君舒送来这东西的时候,可曾与母后说,誊抄自哪里?”元幼祺将话题只专注于那纸笺本身,不想再冒失惹母后生气。
做孩儿的都退让一步了,韦太后做娘亲的,当然没有死绷着不肯示弱的道理。虽然,对于元幼祺每每因顾蘅而大失分寸一事,韦太后在心底里没法不怨。
“哀家也问了她誊抄自哪里,但她不肯说。”韦太后说着,面容古怪起来。
到底忍不住哼了一句:“她一个丁点儿大的小丫头,竟就知道让哀家避嫌了!”
元幼祺听罢,颇无语。
元君舒其实已经二十岁了,实在算不得“小丫头”。
而她敢将此物情急之下交给韦太后,已经表明她对于韦太后是大概放心的。至少,那童谶中的话,元君舒是不信的。
但她还是谨慎地没有将这东西誊抄的来历俱都告知母后。想来,她面对母后的时候,是顶了很大的压力的。元幼祺心想。
既然元君舒这么急着见自己,又有机会誊抄下来这物事,那么此物八成是来自肃王府。
肃王府啊……
会是谁呢?
元幼祺在脑中将肃王府中的一干人等过了一遍,心中的疑窦仍在。
看来,亲自见了见元君舒还是很有必要的。
“肃王病重,王府里一个两个的就都不安生了!”韦太后斥道。
她如此说,便是没对肃王存疑。
元幼祺深以为然,她同韦太后想的差不多。肃王是先帝顾命的宗室,是先帝的亲弟弟。当年先帝驾崩之前,情势那般紧迫,他都未曾动了旁的念头,如此十几年过去了,他焉会有异心?
但是,肃王清白,他的子孙辈就未必清白了。
“肃王叔久不立世子,难保儿孙心思浮动。”元幼祺直指道。
“根本不立,人心不稳。”韦太后道。
元幼祺闻言,却不由得一怔。
她很快联想到了自己的身上:她登基十五年,后宫无所出,虽正值壮年,臣子们有议论国本的,但亦寥寥。可再过得几年,难保不有人再惦记这个事。子嗣不立,总是容易令人想入非非。
比如,元淳之流。
元幼祺已大概可以肯定,这童谶之事,纵是出自肃王府,与元淳也脱不开关系。
若说之前,她对元淳并没大放在心上的话,那么现在,那起子人竟敢用这种卑劣的方式污蔑母后和顾蘅,便由不得她心不狠了。但是,心狠下了,就能有所动作吗?
毕竟,元淳是四哥唯一的儿子。
元淳之罪,不可恕。她刚刚处置了元令懿,得罪了七哥,接下来连四哥也要成仇人了吗?
想到这些,元幼祺只觉头大。
只听韦太后又道:“元君舒那小丫头不肯告诉哀家罪魁是哪一个,哀家也大概猜得出。”
元幼祺深有同感。
肃王三子,长子元理平庸无奇,次子元璞Jing明圆滑,三子元琢却是个莽撞的武人性子。
“或许其中另有隐情,”元幼祺谨慎道,“母后放心,孩儿自会把这件事查明白,不会让母后和韦家平白蒙冤。”
韦太后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道:“你有此心,母后很觉欣慰。可母后想说的,不是这个。”
“母后想说什么?”元幼祺肃然道。
韦太后叹道:“韦家如今声势愈隆,有时哀家想想,也总有‘登高必跌重’的恐慌。哀家是姓韦,但更是你的娘,哀家盼着韦家平顺,更盼着你和大魏江山能好好的……”
元幼祺闻言,动容,却不敢放松警惕。
“母后的意思是……”她艰难道。
韦太后眸中闪烁,道:“皇帝何不借此给韦家敲一敲警钟呢?也让年轻一辈的知道知道长辈之艰难。”
元幼祺吸气:“母后您……”
您疯了吗!
这种诬陷的事,躲都躲不及,母后她竟然让自己借机敲打敲打韦家人!
难道母后意识不到,这首童谶直指韦家,就是借着当年先帝的四位顾命老臣,瑞王与章国公已经故世,肃王病危,剩下唯一的卫国公韦勋已不问世事的当儿口,向韦家发难吗?一旦成功地撼动了韦家的地位,那么接下来的,就是针对母后与自己了!
元幼祺拧着眉头,看着韦太后,半晌,方涩然道:“母后您真正的想法,怕不是这样的吧?”
“哀家真正的想法,皇帝在乎吗?”韦太后森然道。
母女之间的空气瞬时凝滞。
元幼祺咬着嘴唇,微微颤抖。
韦太后却逼近一步,凉飕飕道:“皇帝想